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是架在党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唯有以真心倾听破“心墙”,以脚步丈量察“隐疾”,以铁腕执纪护“根系”,才能真正让这座桥既通民情民意,更载党心民心。
桥墩稳根基,沉下去才能立得住。脚下沾满泥土,监督才有温度。犹记得随督导组在一次走访中,通过和村民交谈发现村民完全不知晓政府的扶贫项目,甚至从来没有收到扶贫资金,督导组在会商过后,决定将该问题作为一个线索进行深挖彻查,最终发现部分扶贫资金被村干部挪用,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户未能得到及时救助,随后该村村干部被立案审查,村民拍手称快。因此,作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扎根一线,深入田间地头、社区街巷,把“等线索上门”变为“到一线找问题”。
护栏防风险,扎紧篱笆才能守得住。要坚持一体推进“三不腐”,将监督、办案、整改、治理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用制度筑牢防腐墙,全面推广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解决群众诉求,引导群众参与监督,让“糊涂账”变“明白单”。坚持正面示范引导和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不断丰富警示教育内容,持续做深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要注重从党性教育、警示教育、廉洁文化建设等方面多维度发力,从思想源头上筑牢拒腐防变堤坝。
养护保长久,常抓常严才能走得远。坚持严在日常抓在经常,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出问题,2024年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全国部署开展集中整治,严查“蝇贪蚁腐”,坚决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民生痛点难点、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扫黑除恶等强化整治,查处了一批基层“微腐败”。但是整治不能只是一时,更不能搞“雨过地皮湿”的运动式整治,而要未雨绸缪,抓苗头,抓倾向,抓关键节点,用日常监督的“探照灯”查缺补漏,对村务公开云监督,对惠民补贴用大数据筛查,让暗箱操作无处藏身。
桥的价值,不在宏伟壮观,而在风雨无阻;纪检人的初心,不在豪言壮语,而在点滴坚守。这座桥,我们守得住,民心就稳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