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更是廉关,面对春节这道“廉”的考题,广大党员干部要筑牢廉洁思想防线,把好“廉洁关”过个“廉洁年”。
严于律己,让廉洁成为习惯。“功废于贪,行成于廉。”东汉南阳太守羊续“悬鱼拒贿”的故事至今仍传为佳话。他从小节处着手,以“悬鱼”之举彰显清廉之志,终保大节。今天的党员干部,更以史为镜,将廉洁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春节期间,面对人情往来和亲友聚会,要注意把好度,自觉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始终做简约生活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不贪杯中酒、不坐赌钱桌、不驾酒后车,带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倡导健康理性消费,引领节俭清廉过节新风尚。
夯实作风,让纪律成为刚性约束。“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党员干部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梳理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通报的党员干部节日期间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既有节日期间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等老问题,也有电子红包、快递送礼、收受名贵特产等新问题。这些案例无不警示我们,作风问题无小事,一旦降低了自我要求、放松了思想警惕,就可能滑向腐败的深渊。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绷紧纪律之弦,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做到警钟长鸣、慎终如始。
加强监督,让反腐成为常态。“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在节日来临之际,纪检监察机关应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加大对节日期间“四风”问题的监督检查力度。通过召开节前警示教育大会、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开展廉政谈话、发送廉政短信等方式,给党员干部提提醒、打打预防针。同时,要创新监督方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节日期间公款吃喝、借调研旅游、公车私用等问题进行督查,深入机关单位、大型超市、农家乐等场所,重点检查购物卡采购清单、消费发票记录、车辆痕迹记录等,提高监督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让监督成为常态,让反腐成为共识,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